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讲解 前 言 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得到全世 界100多个国家认可并普遍推行的国际质量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是由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 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 系(业绩改进指南)、ISO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ISO10012测量控制系统构成,其中ISO9001和ISO9004是其核 心。ISO9001要求以满足服务对象的质量要求为目标,通过 建立有很强约束力的文件化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及影响工 作结果的全部因素都受于严格的受控状态,并通过不间断的 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评审,力求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管理 水平,确保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简单地说,以顾客为中心, 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是其核心思想。这个核心有 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厂,不断提高员工 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工作效率。 ISO9000源自制造业,其工作程序为PDCA,即计划、实 施、检查、处理。具体表现为1、通过建立和实施科学、系 统、严密、可行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管理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程序化;2、通过对质量体系全过程各环节实施有效 控制,构筑完整的企业管理质量环,促进企业管理工作有效 开展;3、通过确立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实行防患于未然 的管理,把可能发生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4、通过定期审 核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改进管理方式, 持续提高管理绩效。 一、宗旨增强顾客满意 二、作用 产品实现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的 保证; 为持续改进提供基础; 增进顾客和其它相关方满意; 帮助组织保持和改进现有的质量 管理体系。 三、步骤 确定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定实现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 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资源; 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应用这些测量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 和效率; 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四、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导向) 领导作用 (关键) 全员参与 (条件) 过程方法 (保证) 管理的系统方法 (科学) 持续改进 (方向)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基础) 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双赢) 五、职责(10项职责) 承诺、传达和证实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 重要性; 制定质量方针/承诺并证实持续改进; 确保制定质量目标; 进行管理评审; 确保提供资源; 确保确定、转化和满足顾客要求,并了解经过测量 的顾客满意度; 确保QMS策划; 确保内部职责权限的规定并沟通; 指定管理者代表; 确保QMS有效的内部沟通 。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流程图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识别过程 确定过程顺序 制定控制方法和接收准则 提供资源、运行过程 监视、测量、分析结果 持续改进 P计划 D实施 C检查 A处理 4.2. 文件要求 4.2.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策划、运作和控制文件; 质量记录。 应控制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数量适当、实用(规模/产品和过程复 杂性/人员素质) 必备的程序文件(6个) 文件控制; 质量记录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 内部审核;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4.2.2.质量手册 内容 体系范围(产品/场所/过程); 程序或引用; 过程的相互作用(联系和接口)。 4.2.3.文件控制 程序规定 审批; 必要时评审; 识别修订状态; 使用处得到有效版本; 清晰; 识别控制外来文件; 作废撤出或标识。 4.2.4.质量记录的控制 程序规定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处置。 策划 文件编制 文件评审 文件批准 文件发放 文件培训 文件使用 文件更新更改及再批准 文件标识、回收 文件控制流程图 5、管理职责(10项职责) 5.1.5.5.综述 a.承诺、传达和证实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 法规的 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承诺并证实持续改进; c.确保制定质量目标; d. 进行管理评审; e.确保提供资源。 5.1. 确保确定、转化和满足顾客要求,并了解经过测量 的顾客满意 度; 5.2. 确保QMS策 划; 5.4.2. 确保内部职责权限的规定并沟 通; 5.5.1. 指定管理者代 表; 5.5.2. 确保QMS有效的内部沟 通 。 5.5.3. 5.2. 确保确定、转化和满足顾客要求,并了解经过测量的顾客 满意度; 5.3. 质量方针适应宗旨/产品特点/两个承诺/框架目标 (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证实持续改进)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与方针一致/按职能、层次分解/可测量/有追求 5.4.2.质量管理体系满足目标、总要求/保持完整性。(影响 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应控制) 质量策划需求 质量策划的内容 质量策划的结果 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编制的要求 质量计划的编制 质量计划的内容 质量策划控制流程图 质量计划评审和认可 质量计划执行和检查 质量计划的修订 质量计划的控制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职责权限的规定并沟通。 5.5.2. 管理者代表指定管理者代表。 5.5.3. 内部沟通信息交流/沟通过程、方式、时机、内容、部 门/“体系有效性的沟通” 沟通策划 决定沟通方式、方法、形式 沟通实施正式与非正式 沟通结果 下一次沟通 内部沟通控制流程图 5.6.管理评审 目的评价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内容评审的输入(审核结果/顾客反馈/过程的业绩和 产品的符合性/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以往评审的 跟踪措施/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改进的建 议) 评审的输出(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改进/ 与顾客有关的产品的改进/资源需求) 形式会议 记录输入报告/会议记录/决议 策划 审批评审计划 评审内容评审输入 评审的方式 评审的验证 管理评审流程图 评审的依据 评审的实施评审输出 评审活动的确认 6、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6.2. 人力资源 6.2.1.总则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 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员工能力是指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 及 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6.2.2. 培训、意识和能力 策划 确定培训需求 制定培训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