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下载】近几年风险社会研究述评
2011年3月 第21卷第2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1 1 、厂1 几年风险社会研究述评 杨晓龙,王鹤岩,宫娜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20世纪80年代,风险社会研究开始兴起理论界,全球风险社会成为人们研究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 必然语境。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风险社会的概念和内涵、风险社会兴起的背景、风险社会的历史成因以及如何 规避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本文是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的述评,供学者们在继续研究有关问题时 参考。 关键词:风险社会;风险文化;社会安全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 1)02.0070.05 收稿日期:2011金项目: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风险社会语境下的社会安全与发展”(项目编号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晓龙(1963一),男,陕西省渭南市人,管理学博士,东北石油大学教授,校党委书记,研究 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源经济研究。 王鹤岩(1971一),女,黑龙江省通河县人,哲学博士,东北石油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 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研究。 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 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然而随着全球化时 代的到来,社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风险社会悄 然而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这 一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对社会发展目标和 方式的质疑。研究主题的确立是由时代主题决定 的,由社会实践需要引起的。21世纪,人类社会 的时代主题已经由过去的“战争与和平”转变为 “和平与发展”、“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 展战略”正在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共识,建设环 境友好型社会正在成为人类构思的美好远景。在 这样的背景下,规避风险寻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 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并将成为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永 恒主题。因此,风险社会理论逐渐进入了国内外 学者的研究视野。 风险社会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于 理论界的。近几年来,许多学者从理解和解决人 类社会自身的问题出发,对风险社会兴起的背景、 风险社会的概念和内涵、风险社会的历史成因以 及如何规避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本文对这些研究情况进行J 综述,并提出了今后 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具体归纳如下: 70 一、风险社会产生的背景研究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深化,全球化影响的日 益扩张,生产力在不断提高,在这个意义上而言, 社会进步和发展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现代工业 化文明在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创造财富 的同时,也处处产生和遗留了许多不可见的副作 用,而且这些副作用正变得明显可见,正在逐渐 将当代社会置于一种无法逃避的发展困境之中。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 险社会”概念并构建了其理论体系,揭示了现代 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理论和社会发 展和安全的问题是相伴而生的。自两次世界大战 以来,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 段,由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 产生了“发展=经济增长+自然生态”的发展极限 论。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开 始出现,对于人的关注不断得以在新的发展理念 中体现出来,产生了“发展=经济+自然+社会+ 人”的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等 等新的发展思想。社会发展理论的变革是与社会 安全问题的突显及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分不 开的。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几乎是没有人担心 社会安全问题,发展也从未将安全考虑在内。但 自从进人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于诸如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及具体的核泄漏、生化武器、公共卫生 事件及现代高新技术的盲目发展可能带来的危害 总是防不胜防,促使人类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 和探讨。人们从不同领域的小视角不断强化安全 生产、严格安全标准、做好安全评价,研究生态 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然而各种安全问 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1986年,德国社会 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最先用风险社会来概括现代 社会的特征,将安全问题从各个领域上升到了整 个社会的高度,同时开启了社会学、哲学等诸多 领域对社会安全问题的研究热潮。一是以贝克和 吉登斯为代表制度之维的,强调制度性风险对社 会安全的影响。一是以玛丽·道格拉斯、威尔德 韦斯和斯科特·拉什为代表的文化之维,他们的 理论依存于非制度性的和反制度性的社会状态 中。一是以沃特·阿赫特贝格为代表的政治之维, 他指出协商民主政治才是社会运行的适宜模式。 一是以莱恩·威尔金森和马克·海恩斯·丹尼尔 为代表的心理之维,他们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 设计逃避风险的新全球战略。 随着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西方的许多学者都 对社会的状态做了深刻地分析,如贝尔对“后工 业社会”的分析、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分 析、吉登斯对“现代性后果”的分析、贝克对“风 险社会”的分析、哈耶克对“自由秩序”的分析 等等。 我国学者对风险社会开始关注是与社会安全 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