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149 吴登峰
文化产业FDI与我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国际商学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124042010149 吴登峰 指导老师:余熙 【摘要】 近年来文化贸易不断发展,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对文化贸易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在界定我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基础上,探讨文化产业FDI通过改善生产要素、供需结构、溢出效应、竞争效应四个路径对我国文化商品出口结构的影响,结合实证分析,证明文化产业FDI与我国文化贸易商品出口结构改善存在正相关关系,并提出改善我国文化贸易商品出口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贸易 文化产业FDI 出口结构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文化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0年全球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美元,占全球GDP7%以上,并且保持年平均7%的增速 联合国贸发事务局(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进入21世纪,我国文化国际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2010年,我国文化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076.44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251.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www.mofcom.gov.com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文化贸易能够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效应,因此,对文化贸易的研究备受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 1、 文献综述 对文化贸易已有的文献主要研究文化贸易的定义、现状、竞争力等。如高洁(2005)指出,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环节,主要形式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其核心都与知识产权有关;廖佳音(2008)提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结构存在进出口逆差巨大、对外文化贸易方式单一、文化产品模式重复、文化企业缺乏资金等问题;邱继洲(2005)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我国文商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的原因,归纳出发达国家拥有资本、创意、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增强了自身文化商品国际竞争力;李姿含(2010)分析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现状,总结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严重,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问题,提出了注重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推广、坚持创新的文化商品出口策略 王晓芳.文化贸易理论文献综述[J].北京联合大学报,2012年第10卷第4期 ;等等,现有研究对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涉及较少,而近年来我国不断增长的文化产业FDI,作为文化贸易重要的变量,针对文化产业FDI对文化贸易特别是文化贸易商品结构影响的分析更少,本文尝试在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用文化产业FDI为控制条件,针对文化产业FDI与我国文化贸易商品出口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改善我国文化贸易商品出口结构提供实践参考。 二、文化贸易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一)文化贸易的定义 文化贸易指国际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贸易方式,从属于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向外国输出文化产品和服务并且获取贸易收入的过程称之为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或输出,一国向外国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口或输入。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是跨境产物,是文化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CNESCO);李怀亮(2008)在《国际文化贸易导论》一书中提出,文化贸易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国际间文化交换活动,它既存在有形商品的属性,例如印刷品、出版物等,也有无形商品的属性,例如版权,专利使用费等。另外国内的学者提出:文化贸易的对象文化产品,不仅存在商品属性,同时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它是特殊的服务贸易,是与知识产权有关贸易活动。 (二)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概念 以要素密集程度的差别为依据,文化商品分为核心层、相关层和外围层,核心层: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服务、文化艺术;相关层和外围层: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服务和文化用品。依据两种层面的文化商品贸易额占文化贸易总额的比重表示文化贸易商品结构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统字[2004]24号) 。 姜雅瑞(2012)指出:图书出版物、视听媒介(电影、电视节目)、电子出版物和声像制品(音乐媒介)这些文化商品都具有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属于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产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剔除了属于加工贸易的工艺设计品等属于制造业范畴的商品贸易状况 姜雅瑞.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U].南昌大学.2012:22 。 方英,李怀亮(2012):手工艺品、设计品、视觉艺术品和新媒体产品,这些附加值低产品归类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方英,李怀亮.中国文化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分析.商业研究.2012(417):25 。 (三)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分类 综合以上已知的相关定义和已有的研究结合本文阐述方向,本文将文化商品按要素密集程度差异划分为如下分类: 劳动密集型文化商品:视觉艺术品、设计品、文化艺术品、新媒体、印刷品; 资本密集型文化商品:出版物(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 电影、版权; 以上样本数据选取标准为占我国文化贸易总额总量前十三位,同时贸易额总和占据我国文化贸易总量多数,以2005年为例,比重为87.19%。具有代表性,本文中贸易总额以前文罗列十三种商品贸易额总和计算。 3、 我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文化贸易额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发展。从表一的2001-2010年统计数据看,我国文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不断提高,十年来我国文化商品的贸易额由306.16亿美元增加到1076.44亿美元,增长了251.45%;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化贸易逆差巨大的问题,2010年文化贸易进出口贸易额逆差达到894亿美元,逆差额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 (2) 我国文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1.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商品进出口结构分析 我国国际文化贸易总额增长的同时,文化贸易进出口贸易额的严重不平衡。由表二可以看出,在2000-2010年,我国文化商品贸易的出口比重始终保持在92%以上 商务部网站、新闻出版总署数据整理 ,最高达到94.43%,而进口额的比重在7%上下波动,没有超过8%。,十年间我国文化贸易商品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进出口逆差这一严重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合作司公布的数据整理 2.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商品出口结构分析 从表三可以看出,在文化贸易进出口中,以文化贸易进口为主,同时劳动密集型文化商品占据了绝对的多数,在出口中,劳动密集型文化商品比重始终在99%以上,体现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但是从比重2001年开始持续下降,由99.82%下降到2010年的99.41%;资本密集型文化商品出口比重持续上升,由2001年的0.18%提高到2010年的0.59%,虽然比重持续上升,差距呈缩小的局势,但跟劳动密集型文化商品出口差距依然巨大。 表三:2001-2010年中国文化商品出口比重对比 文化商品出口结构\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劳动密集型文化商品出口额/文化商品出口总额 99.82% 99.77% 99.74% 99.71% 99.69% 99.65% 99.58% 99.53% 99.44% 99.41% 资本密集型文化商品出口额/文化商品出口总额 0.18% 0.23% 0.26% 0.29% 0.31% 0.35% 0.42% 0.47% 0.56% 0.59%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新闻出版总署数据整理 3.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文化商品的出口贸易额增长率分析 劳动密集型文化商品的出口增长率非常迅速,从2001年的0.99%的到2010年的29.49%,十年间的平均增长率为13.56%;资本密集型文化商品出口增长快速,2010年增长率为36.46% 商务部网站、新闻出版总署对外合作司数据整理 ,年平均增长率为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