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皓 教育城域网网络管理中心装备工作开展思路
教育城域网网络管理中心装备工作开展思路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电化教育馆 周皓 刘延东副总理在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即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搭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并总结了“三通两平台”工作建设推进情况。在“三通两平台”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建设、升级教育城域网,如何开展教育城域网网络管理中心的装备工作,助推“三通两平台”建设及应用,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 一、依据标准进行装备 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于2012年6月发布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制定了四川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三类模式及实施标准,该文件附录一《市、县级平台(即教育城域网)建设指南》对城域网建设目标、网络架构设计、设备选择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说明和要求。网管中心装备工作主要依据“必须满足本地区的用户并发数以及在共享资源时对带宽的占用需求”,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核心交换机、负载均衡设备、上网行为管理、防火墙、存储系统、数据备份、应用服务器、流量控制、备用电源等。由于《手册》是一种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依据《手册》进行装备计划的制定,将极大提升装备工作效率,对装备工作有重大指导意义,对招标采购工作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根据工作重点进行装备 每年各级电教部门都会拟定重点工作及目标任务,用于指导、推进电教工作的开展,我们应根据工作安排,做好网管中心的装备工作。有的装备工作需要财政审批,通过政府集中采购模式完成,有的属于小范围试点,只需和企业签订合同,以免费试用方式,完成装备。 案例一 2012年我区将“完善基于‘云存储’的锦江教育资源中心”列为十大重点工作之一,目的在于实现教育资源区校一体,形成集中存储、区域共享的教育云资源建设模式,形成锦江特色资源。当年根据我区《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文件要求,我们委托区政府采购中心,采用“协议供货”的政府集中采购模式,按期完成了对网管中心磁盘阵列存储系统的采购装备工作。 案例二 我区今年设定了“试点教育城域网移动VPN建设”的目标任务,准备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3G/4G网络,以VPN通道方式实现随处、高速、免费访问锦江教育城域网资源及管理平台。为达成该目标,我们与企业多次交流,商讨建设方案,最终确定由企业免费提供VPN设备,供我方试点开展相关建设。 三、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装备 依据标准进行装备,能解决普遍性问题,但各地实际建设装备情况还是千差万别,同时根据摩尔定律,每隔一年半,网络管理设备性能会越来越强,而价格却越来越便宜,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超前,稳步开展网管中心的装备工作。 案例一 《手册》关于应用服务器的选择,提出“由于城域网中心需向辖区学校提供web发布、电子政(校)务、网络教学等一系列服务,应用服务器较多。建议选择部署方便、省电节能、占用空间较少的刀片服务器”。 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的地区,教育业务应用偏少,更多的是使用上级部门相关平台开展工作,那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减服务器装备数量。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较好的区域,除了使用上级部门相关平台外,还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不断充实、完善区域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基于“一个应用一台服务器”的建设模式,根据《手册》要求应购置大量刀片服务器,满足建设需要。 案例二 我区“三通两平台”工作扎实开展,成效显著,特别是推出了大量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教育管理、教育培训、资产管理、项目管理、资源应用等平台,但随着机房服务器的急剧增加,耗电、温控、设备管理等问题陆续显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管理效率,电教馆于2014年开始虚拟化建设,我们参考了《手册》要求并结合网管中心设备运维实际情况,决定装备少量高性能、大内存的服务器,陆续迁移、整合、升级不同业务系统,通过对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资源统一管理,动态分配,提升使用效率,虚拟化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为我区教育云平台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架构保障。 案例三 《手册》关于上网行为管理设备选择,要求“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实现对用户上网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其主要技术指标是并发连接数”,随着“三通两平台”工作的推进,“一对一数字学习”、“电子书包”和“STEM创新教学”等项目大面积开展以及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工作学习的需求不断增长,接入城域网的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多,“并发连接数”技术指标终将超过现有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的上限,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接入设备数量,适时提档升级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满足师生网络需求。 网管中心装备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我们应根据行业标准、区域工作重点及实际管理情况开展装备工作,进一步融合“互联网+”的理念,以“科学配、规范管、高效用”为指导思想,不断创新,深化应用,为师生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