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锋 校园飘书香 处处皆课堂
校园飘书香 处处皆课堂 姓名:赵江锋 单位:高平市城南小学 高平市城南小学是高平市南城办事处城南居委投资兴建的一所村办小学。学校现有60个教学班,3700余名学生,168名教职工。多年的办学历程,我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获得中国教育学会课改实验学校、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小学、三晋课改示范校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被晋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和谐校园”称号、被晋城市教育局评为“ 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多次被高平市委、市政府授予“教育教学红旗单位”、“课程改革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我校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总结提炼出了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135”办学模式。在“135”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不断促进图书馆建设,全力打造书香校园, 2011年12月,我校图书馆顺利通过山西省验收,被命名为山西省“二级图书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大图书馆投入,完善基础建设 我校位于高平市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由原先的1000名增加为3700余名,原有的图书馆建设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我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时对图书馆进行了扩容改造,并对馆室进行了合理布局,增设了藏书区、教师阅览区、学生阅览区,总建筑面积达到了300余平方米,并且实现了借阅一体化、管理网络化,为图书室实行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规范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 为了加强图书馆建设工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图书管理员、各班班主任老师为成员的图书馆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了持证上岗。 为了规范图书馆管理,我们制定了《图书馆管理制度》《图书馆使用与管理考核办法》《学校图书使用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管理与使用的各项规范。同时,学校把图书馆的管理与使用与教师每学期的绩效工资和年终评模评优、晋职晋级相挂钩,规定每周能坚持组织学生进行图书借阅的班主任老师在考核中加分,并且每月对师生借阅次数进行排行,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借阅的积极性。 三、建立运行机制,提高使用效益 针对学生人数多的特点,我校采用了分学段、分时间段借书的方法。一、二年级学生,由班主任和学生代表选书,采用班级统一借阅的方法。对于高年级,学校则为每个学生办理了借书证,确保每个同学都能走进图书馆,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在此基础上,每班选出四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级小图书管理员。班级小图书管理员的职责是帮助图书管理员整理图书;帮助借阅同学寻找和归还图书。学校规定班上的小管理员可以比其他同学多借一本书,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图书管理员对班级小管理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使其能出色地完成借阅工作。学校还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入馆教育、讲解图书检索知识,学习读者借阅制度等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教育,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真正做到了“你轻轻地来,带来宁静;你轻轻地走,带走知识”,切实发挥了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四、落实服务意识,促进教学提升 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功能,我校多措并举,将多形式、全方位的读书活动与学校教学常规相结合,通过多项激励机制,让学生们想读书、爱读书、好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环境熏陶,营造书香氛围 随便走进我校的任意一间教室,都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图书角,藏书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班级图书角天天开放,每天两位同学做管理员,一周轮流一次。图书角里的书一部分是学生从学校图书室借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赠的。每到课间或自习、阅读课前,同学们就会争先恐后地来“图书角”里挑选喜爱的书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班与班之间还经常开展“换书”活动,实现图书共享,提高了书籍的阅读率。这种阅读方式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阅读指导,提高读书效率 学校在各年级各班开设了间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阅读指导以主题阅读、课外拓展阅读、资料查询阅读、网络阅读等为主要形式,教师精心挑选优秀文章、寓言故事、人物传记等内容,和学生们共同欣赏、讨论文章的寓意以及受到的启发,使孩子们把读书当作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让孩子们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同时,老师们着重指导学生学会记读书笔记,既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写作水平,又为日后查询留下宝贵资料。 3.经典诵读,构建书香班级 我校立足学校和学生实际,依托图书馆的优势,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出发点,开发实施“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持之以恒地开展“一诵三读”活动。 “一诵”:学校规定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是古诗诵读。每天有一个学生朗诵自己积累的古诗,比赛谁读得最流利,最有诗的韵味。通过展示,更多的孩子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积累了很多的古诗。 “晨间交流读”:早晨第一节课前20分钟是我校的晨读时间。倡导学生大声朗读,自由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 “午间休闲读”:每天利用20分钟午读时间认真阅读,将读书当作时尚的休闲形式。 “睡前放松读”:学生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晚睡觉前轻松翻阅,慢慢品尝,让书香陪伴入睡。 学生们每天都非常珍惜这样的阅读机会,他们在读诗诵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培养了热爱母语的情感。 4.提供平台,成就辉煌梦想 (1)班级优秀作文库。学校特别设立了“全校传阅作文奖”,多次举办“全校传阅作文大奖赛”。其中张舒雅、郜诗蓓等同学,王建荣、贺芳等老师共50余人次在比赛中获奖。每班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在每次作文中,挑出一定数量的优秀文章定期进行特色写作展示活动。展示出的优秀作品由学校统一向报刊或媒体发送,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校将孩子们每次展示的优秀作品刊登在《城南校报》上,并汇集成了小册子《教改之花》《童心飞扬》和《德育铸魂》。 (2)红领巾广播站。为了给同学们的读书写作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学校还通过周一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开设了由学生朗诵的美文欣赏、学生采编的校园新闻及学生撰写的优秀习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让学生与高尚的精神文化对话,展示了学生的阅读写作才能。 (3)“四个一”活动 学校坚持全员参与、全面推广的原则,长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普通话演讲大赛、一次师生书法大赛、一次高段学生诗歌散文朗读大赛和一次低段学生讲故事大赛。“四个一”活动被列入学校每学年计划当中,形成了制度化管理,要求人人参与,经过层层选拔评选出优胜者进行表彰奖励,并把表彰结果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中,作为评模、评优、晋升职称的依据之一。 (4)“书香家庭”评选 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传、帮、带、培作用,在全校开展“书香家庭”的评选,把“书香校园”的创建活动引向深入。积极鼓励家长创设“书香家庭”,让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特邀教育专家和家长探讨家教读书方法,指导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如何与孩子共同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家长选择图书,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了成长乐趣,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学校先后获得了高平市级以上各类读书、征文活动组织奖多次,图书管理员被高平市教育局评为了先进工作者。学生参加各类读书、征文、演讲、讲故事比赛活动获奖8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文、小通讯50余篇。 五、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1.构建书香教研组,锻造书香教师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理所应当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因此,倡导学生做到“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教师首先要做到,成为学生读书的榜样。我们计划要求教师做到“五个一”: 每天一次快餐式学习;每周一次沟通交流;每月一篇读书体会或教学随笔;每学期精读一本以上教育专著;每年至少订阅一本教育杂志。 2.构建书香家庭,促进亲子共读 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影响,读书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争取家长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我校图书馆不仅对学生、教师开放,还要对家长开放。我们计划从以下几点入手: 开展“亲子共读”“小手拉大手,共读一本书”活动,来唤醒每一个家庭的读书意识;写亲子日记,来巩固家庭的读书成果;召开亲子故事会,促进家庭读书活动;建立家庭图书架,构建亲子的精神家园等一系列活动,向社会宣传读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全体家长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