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仪 例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多媒体运用
例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多媒体运用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桥小学 陈淑仪 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正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况,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应把握“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选取其服务于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英语教学更具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 教育部下发教基[2000]33号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文件中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的学科中。”在此思想的指引下,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悄然走进小学英语课堂,这无疑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是教师讲解和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现代教育理论下的教学媒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应用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再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工具。下面本人将与大家探讨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教学服务。 一、 小学英语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是目前小学多媒体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技能。 PPT课件具有易学好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直观高效、表现力强、富于启发性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显著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与制作的过程,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教科书改革方向的把握,体现了教师对追求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理解,体现了教师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 案例展现: 情形1:《Success With English》四年级下册“What Can They Do”的教学实录片段 一位教师在讲授时,首先用PPT课件出示了不同的运动。 T:I can play soccer.What can you do? S1(边看图片边说):I can play baseball. … 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在PPT中有新发现,教师不断提问:“What can you do?”于是,学生继续说他们看到的运动名称,教师耐心地讲授。 教师PPT课件的使用丰富了学生的对运动的感性认知,激发了学习兴趣,但不断单一问题的重复提问和引导,不但不能使学生掌握各项运动的英语表达,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这样的课件表面上内容丰富、美观多变,实则言之无物、本末倒置,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学效率低下。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协助课堂教学,直接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但使用不当,也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情形2:《Success With English》五年级下册“What’s the Weather Like”的课堂教学片段 教师用课件呈现一张天安门的图片,并与学生问答如下: T:Here.I have a picture for you.What’s this? S:It’s Tian’anmen Square. T:Yes,it’s Tian’anmen Square.Where is it? S:It’s in Beijing. 课件再次呈现一张北京正在下雨的图片,教师针对图片提问: T:What’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S:It’s rainy in Beijing. 教师领读rainy这个新词并让学生两两操练对话。 课件再次呈现一张哈尔滨刮风的图片。 T:Where is it? S:It’s in Harbin. T:What’s the weather in Harbin? S:It’s windy in Harbin. 教师领读windy这个新词并让学生用这个词来造句。 S:Today is windy. S:It is windy in Changchun. … 课件再次呈现一张杭州西湖晴空万里的图片。 T:Where is it? S:It’s the West Lake. T:Yes,it’s the West Lake.Where is it? S:It’s in Hangzhou. T:What’s the weather in Hangzhou? S:It’s sunny in Hangzhou. 教师领读sunny这个新词并让学生两两操练对话。 课件再次呈现一张悉尼歌剧院下雪的图片。 T:Where is it? S:It’s the Opera House. T:Yes,it’s the Opera House.Where is it? S:It’s in Sydney. T:What’s the weather in Sydney? S:It’s snowy in Sydney. 教师领读sunny这个新词并让学生两两操练对话。教师再用电脑呈现一张中国地图,并在城市旁边标出天气,让学生两两一组针对地图操练对话并汇报。 情形2中的案例是一节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典型案例。“weather”是小学英语中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也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这是什么地方,然后再观察说明这个地方的天气并说出新句型。这种运用图片呈现新知识的方式,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学习的情境与氛围,比单独的凭空想象更形象化、具体化。在这个案例中,图片的运用既是一种直观教具的展示,也体现了在课堂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所产生的无穷魅力,课堂效果可见一斑。课后,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天气的学习记忆最为深刻,可见这些图片的展示功不可没。 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其中教师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这时若能穿插教师的讲解,随点随讲,随讲随映,这时会因教师语速、语气的不同,使学生有新的收获。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教师应作必要的讲解和启发,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听什么,怎么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 教师要通过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和充分地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让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是势在必行无可置疑的,我们应该用正确地态度去看待。 1. 明确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相互作用,同样,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课堂上教师恰当的讲解,精心的设问,必要的操作、演示和示范,清晰的教学思路,有感情的指导学生;学生细心的观察、思考、讨论和归纳等,是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