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三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三篇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9192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多种活动,如平均分饼子、折纸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各准备正方形、长方形等纸,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鼠妈妈分饼子的故事好吗鼠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哥俩长得挺机灵的,又非常喜欢鼠吃妈妈做的饼子。有一天,鼠妈妈做了4个饼子,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吃,要使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子同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鼠妈妈第二天,鼠妈妈做了2个饼子,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也来帮帮鼠妈妈第三天,鼠妈妈有点累了,这天她只做了1个饼子,还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再来帮帮她半个饼子用数字怎样来表示呢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小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好的数学课,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小学生的特点是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对于色彩鲜艳、离生活较近、有趣味性的故事感兴趣。本节课,我首先利用课件鼠妈妈分饼的故事创设了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二、动手操作,探求交流,获取新知。一认识二分之一。1、鼠妈妈分饼子。鼠妈妈先把饼子分成不同的两份,大毛连忙说“我是哥哥,我吃小的。”二毛一听也连忙抢着说“我小些,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鼠妈妈看见哥俩互相谦让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她说“好了,孩子们,不要吵了,我来重新分吧”鼠妈妈重新把饼子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她说“这块饼子,你们一人一半,这种把饼子分成同样多的两份,我们在数学上把它叫做平均分。”2、演示鼠妈妈分出平均分的饼子情境图。指出,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教师指导学生读、写1/2。中间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1份,这个分数读作二分之一。写分数时,应先写什么先写分数线,接着写分母、分子3、小组活动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折出它的1/2,并用彩笔画上斜线。把学生折出的1/2贴在黑板上。4、演示教师折出的1/2。教学小结本环节先让鼠妈妈把饼子分成不同的两份,引发哥俩的“争吵”都要少的一部份,达到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互相谦让的传统美德。然后讲解分数各部份名称,让学生对分数的了初步的认识。最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动手折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1/2,进一步认识分数。二认识四分之一。1、电脑课件演示,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提问把这张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读作什么写作什么2、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3、刚才我们认识了1/2,1/4,认识了分数里的分数线、分子和分母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教师课件演示1/3、1/6、1/8等。教学小结分数里只有1/2吗于是我又利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纸的1/4,告诉学生这也是一个分数。学生兴趣来了,噢,我认识两个分数了。于是我趁热打铁,说“还有好多好多的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学生兴趣空前高潮,为下一步教学的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于是接下的1/3、1/6、1/8等,学生一点就会,课堂效果非常好。三、巩固练习,小结本节课内容。这节课我们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认识了分数,明白了怎样读写分数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老师出一些练习题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练习区1、3、4、5、7教学小结一节课上到这,学生大体都会了,为了防止他们产生自满情绪,又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我又设计一系列练习,让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四、智慧园实践探讨,课后想一想。妈妈买的一大块巧克力里有一样大的8小块,怎么吃呢方方说妈妈吃3块,我吃4块,奶奶吃1块。他们各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多少呢教学小结学生的好胜心理强,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但是仍然不满足,于是我在最后的教学中,带学生到智慧园去闯一闯,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让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几分之几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2题。六、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我利用课件鼠妈妈分饼的故事创设了以下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上,我放手让学生折出分数,学生的好胜心理强,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也真正上达到了预设目的。不过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在折分数时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去折,而是不时的去指导,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篇二一、说教材1、说课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教时“认识分数”及93页做一做。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但“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3、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2、能直观地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3、沟通生活和数学的联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4、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1、教材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体现了在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2、“认识几分之一”通过两个学生分月饼的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利用迁移推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3、学生通过动手折出之分几一、创设学习情境,重视教学知识的操作性,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5、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和认识几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