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第三初级中学 黄红娟,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一、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 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诗歌的语言 四、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中考考点归纳,,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境群体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营造出某种氛围,传达 出诗人的情感。,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你想象一下这首元曲中所描绘的画面,用你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夕阳早已西沉,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方法点拨,1、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 2、绘画面借助组词、恰当的形容词,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进行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思想感情。,方法点拨,1、联系作者和背景。 2、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3、从诗词内容和类型上去辨别。 4、从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语中寻找答案。,,,品味诗歌语言,,炼 字,山 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 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 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蘼芜(mw)香草名 请品析诗歌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答案示例 “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在这里形容春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的感受。,方法点拨,1、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 2、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赏析诗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联系全诗,谈谈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理解。,答案示例 只要四海之内有朋友,即使相距遥远也如同近邻一般。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乐观豁达之情,及对朋友深切的不舍。,方法点拨,1、理解诗句意思。 2、从两方面鉴赏一是指出景物特点,或采用的修辞、用词的生动性、表达技巧等;二是从内容上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赏析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入景等)两种方式。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比、等。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赏析表达技巧,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示例 第三句用白雪嫌春晚的拟人,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内心对春天的渴望。第四句,将白雪比作飞花,让原本冷清的初春景象变得热闹起来。,方法点拨,1、分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或抒情方式或表现手法)。 2、结合诗歌内容。 3、体会思想情感。,牛刀小试,1、诗题为“赏牡丹”,为什么写“芍药无格”“芙蕖少情”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答案示例 烘托(反衬、衬托也可以)牡丹的高贵富丽,惹人喜爱。,答案示例 抒发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